點擊次數:更新時間:2018-10-19 10:10:34【打印】
一、經濟走勢筑底運行 當前我國經濟增速放緩是不爭的事實,相關機構預測,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,我國經濟第一次底部出現在2009年一季度。2010年三季度開始,國民經濟又開始逐季減緩。從經濟周期看,我國經濟有可能在2018年左右第二次探底,經濟增長的底部可能在6%甚至更低。然而從各項投資來看,未來仍有一定可期待性?;A設施投資作為政府穩增長的工具,最近幾年一直保持較快增長。盡管我國基礎設施仍顯不足,但無論從基礎設施投資占投資的比重、基礎設施投資的效率,還是地方政府負債和投資能力,都沒有大規模擴張的空間和條件,基礎設施投資增速會逐步減低,到2018年后可能增長10%左右并維持一段時間??紤]到房地產的存量和城市化水平,房地產投資增量已經有限,目前看將在2018年左右會基本觸底。高技術制造業、信息產業、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的發展,依賴于新動能、新產業的培育,這些產業發展已初露端倪。當前我國經濟面臨諸多壓力,但是也是轉型的好時機,供給側改革逐步實施,取得一定成果。未來一段時間,國內經濟雖然底部運行,但進入相對平衡階段,仍有發展機遇。 二、鋼材需求低速增長 2017年和2018年短期鋼鐵需求的預測結果。2017年全球鋼鐵需求量將增長1.3%,達到15.352億噸。預計2018年全球鋼鐵需求量將增長0.9%,達到15.485億噸。2016年鋼鐵需求復蘇勢頭高于預期,主要增長動力來自中國。2017年和2018年鋼鐵需求將出現周期性上行,發達經濟體將繼續復蘇進程,而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將出現加速增長勢頭。中國占全球鋼鐵需求總量的45%,在經歷了近年短暫上升后,預計將返回較為低緩的增長速度。當前國內市場宏觀環境復雜,經濟增速逐漸放緩,鋼材需求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約,然而各地投資項目仍在進行,鋼材需求出現結構化的調整,后期市場關注點不應僅僅放在一處,著眼全局方為上策。 三、鋼材出口多空交織 我國鋼鐵產能過剩早已不是新鮮事,部分企業通過出口轉嫁過剩壓力,從而導致歐美等發達國家頻繁針對中國進行“雙反”調查。特朗普政府上臺,“美國為先”政策有可能觸發美國和其他國家提高關稅和設置其他貿易壁壘。以鄰為壑的保護主義措施不斷加劇,將使貿易自由化進程逆轉。我國也在積極尋找方案應對越來越頻繁的貿易爭端。“一帶一路”則是另一條出路。相關數據顯示,近年來,我國鋼材出口比重有所轉化,重心從歐美等發達國家逐漸轉移到亞非等發展中國家,尤其是東南亞地區,距離中國近,而且鋼材需求旺盛,給國內鋼鐵出口帶來機遇。此外,受國內去產能措施影響2018年中國鋼材出口將降至5000萬-6000萬噸。主要原因是,中國不斷實施去產能政策,感應爐產能關閉了1億噸;中國鋼鐵出口下降的另一重原因是國內需求改善。 綜上所述,鋼鐵未來運行環境較為復雜,看似危機四伏,卻是柳暗花明。普材需求逐漸進入一個瓶頸期,隨著國家不斷化解產能以及市場需求形勢的倒逼,未來高強度鋼材以及特種鋼材的需求或將迎來發展高峰期。鋼鐵企業應該適應時代潮流,在做大做強的基礎上,繼續做精做專,逐漸搶占國際份額。 |